汕头市推动建设项目进度,重点发展工业地产。去年,汕头印发《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其中就对促进工业地产发展和开展标准厂房建设试点工作进行了相关措施上的框架性支持。
《措施》明确支持工业地产发展,支持以产业为依托,以地产为载体,以工业楼宇、工业厂房、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用房为主要开发对象,按照国家通用标准及行业规范要求统一设计、建设,集投资、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工业地产建设,研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措施,保障用地供应、鼓励民间投资、支持产权分割、建立补贴机制。
《措施》中还提到,鼓励园区管理机构、园区国有投资开发公司和具有房地产开发三级以上资质的各类开发企业建设标准厂房,标准厂房原则上要求建设4层(含)以上,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以上、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以上、容积率2.5以上。
这些标准厂房的试点建设就设立在7个市级以上园区,包括汕头保税区、高新区、金平工业园区、龙湖工业园区、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澄海岭海工业园、南山湾科技产业园。
《措施》中提到,财政要给予相关资金支持。2016—2018年,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标准厂房建设,对2016—2018年建成并经竣工验收符合要求的标准厂房,按建筑面积对第二层及以上部分给予20元/平方米的一次性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据了解,天安数码城集团与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拟依托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和汕头大学,在金平区投资天安科创产业园,在华侨试验区投资高端国际产业园。
天安数码城是一家创新企业生态圈的开发商和运营商,现已在全国11个城市开发运营17座园区,总运营面积超过1600万平方米,版图覆盖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和西南经济圈四个活跃经济圈。
作为上世纪90年代第一批涉足工业园开发的企业之一,天安数码城集团不仅在业界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也摸索出了自己独特的产业地产运营模式。其园区形态历经工业园、工贸园、科技产业园,如今已成为集产业、商务、交流和生活于一体的企业圈和生活圈,并创造性地将园区分为城市型产业园、生态型产业园以及主题产业园,用多元复合功能构筑产业园区特有的社会体系,实现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
此次与汕头市合作,双方将发挥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在以产业园区开发运营为主的多个领域开展合作,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助力区域产业优化升级和城市价值提升,打造汕头创新产业集聚发展的新载体、新动力、新地标。
“我们服务企业从苗圃、孵化、加速到成长的全生命周期,用智慧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资源,多维度契合企业成长的各方位需求,关注企业与资源、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的互通、互动、互促和生态圈的自我更新、驱动,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天安数码城集团董事长李可说。
目前,汕头市工业地产除了产业园区建设外,还对片区内老旧工业区、居住区进行城市更新,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环境,促进园区达到真正的产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