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5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专文《深圳:“创新之城”是如何炼成的》。文章指出,“章鱼”模式整合全球资讯,“孔雀计划”营造创新生态,令深圳营造了优良的创新环境,如今,创客的聚集、创客文化的兴起,是深圳这座“创新之城”最时尚的表征。
数据显示,2014年,深圳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1.16万件,同比增长15.9%,连续11年居全国各大中城市之首;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6.7件,居全国各大中城市首位。近3年,深圳获得了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内的36项国家科技大奖。在福布斯发布的“中美创新人物”中国10人名单中,深圳占5席。在2014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深圳两项研究成果入选。深圳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创新之城”,“创新”也成为深圳代名词。
文章分析,深圳的创新之所以脱颖而出,主要是将改革创新作为立市之本、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同时,深圳有良好的产业链优势,降低成本,并探索构建了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创新文化营造全城创新氛围
文章指出,作为改革窗口城市,深圳率先冲破旧观念传播新思想,以一个又一个“第一”为中国改革发展创新探路,如发行新中国第一只股票,敲响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等;在转型发展期,深圳再一次凭借创新实现华丽转身,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发展的急先锋,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创客之都”、“创新之城”。
文章认为,深圳的移民文化为城市创新注入不竭动力。如今,深圳已经是一个人口近1400万的大都市,95%以上的人口都是新移民。深圳移民带着各种各样的动机和梦想从全国各地来到深圳,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原居住地的“不满足”,到深圳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文章分析,多元化的文化使得移民们既能保持各自的个性,又相互包容相互借鉴,形成了深圳文化开放和兼容的特性,为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同时,移民网络形成的“章鱼”模式,能够利用其发达的触角快捷高效地利用国内外资源,迅速获取整合各种最新信息,提高了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率。
企业把握创新话语权
提起深圳的创新,不得不提的,是深圳的创新企业。如华为公司成为我国首个跻身全球研发支出50强的企业,华大基因、腾讯入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技创业》杂志全球最具创新力技术企业50强等。如今,深圳有高科技企业超过3万家,有一大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的研发投入抢占科技制高点,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持续创新动力,并造就了一大批世界级科技创新企业和创新人才。
文章认为,深圳“创新之城”的炼成,得益于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较为开放的市场机制。文章分析,深圳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先发之地,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的利益诱导机制链接各种创新要素资源,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在创新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企业家走到了前台,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导者、组织者和风险承担者,形成了创新的示范效应。
产业链优势形成“深圳成本”
知名的创客导师程天纵曾说过,“当一个企业的研发完成,其生产和供应链的噩梦才刚刚开始。”指出了供应链在创意到创新中的重要意义。国内最大的开源硬件制造商、矽递科技创始人潘昊谈及来深圳创业的初衷时曾说,自己在华强北转了一天,完美的产业链配套,让他决定来深圳。
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新的想法,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支撑。文章认为,深圳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迅速地将创新产业化。经过30多年的积累,深圳已拥有较为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了硬件领域科技、资本、信息、人才的聚集。正是因为无与伦比的产业配套能力,国际知名机构、硬件孵化中心HAXLR8R的创始人Cyril Ebersweiler去年把总部从硅谷搬到了深圳,他说:“这里能够让我们在1公里之内找到任何想要的原材料,这是美国、欧洲和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做不到的,因为那里没有深圳的华强北。”
文章指出,深圳创新活动的活跃还得益于深圳发达的金融产业。据了解,深圳是中国创投之都,全国1/3的创投机构和创投资本都在深圳,其中不乏面向创客的创投机构。与面向成熟企业的创投相比,面向创客的服务则更加丰富,文章总结,如创业津梁的“创业导师团+天使投资”的模式;曾李青的“给钱+培训+生活帮助”模式等;还有李克强总理曾到访的柴火创客空间,是“创客沙龙+工作室”的服务模式。正是这些以创投引领的全方位服务,创客在深圳既能享受到深圳成本,又能享受到硅谷待遇。
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的深圳实践
35年前的“科技荒漠”,到如今的“科技绿洲”,从“三来一补”的加工业,到如今科技产品海量出口。深圳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重镇,更成为科技创新的代名词。文章认为,深圳的华丽转身,源自城市发展战略中,自觉的创新意识和执著的创新追求。
文章分析,一是在顶层设计上,深圳完善了自主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在深圳自主创新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出台了不少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文件。同时,深圳是全国首个将专利、商标、版权、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进行集中管理的城市,在全国设立第一个知识产权法庭,通过加强执法和司法的力度,从立法、执法等方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权、假冒行为,保护创新成果。
二是持续加大政府科技投入。文章指出,深圳市财政对科技创新一直“舍得投入”:2009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在当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下降的情况下,市财政安排的市科技研发资金仍然实现同比增长超过40%。201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02%,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三是加强创新载体建设聚集创新资源。目前,深圳的各类创新载体超过1100家。2014年,深圳支持重大技术攻关项目147项,投入6亿元,在4G技术、基因测序分析、超材料、新能源汽车、3D显示等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位居世界前列。文章分析,通过实施“孔雀计划”等,深圳面向海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发挥“三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两院(中科院、工程院)、一省(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优势,组建高水平的产学研创新联盟和基地;推进“深港创新圈”建设,集聚了香港优质创新资源;建设了包括技术产权交易在内的深圳联合产权交易中心,设立了按市场化运作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完善资金链和投融资机制;建成了一批公共技术平台,支持企业的技改和研发活动,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轻松一扫 投资资讯随时有
400-600-3737
手机联系:13062625088
微信联系:13062625088
QQ 联系:746583727
地纬招商网-招商投资门户网站
专注招商投资服务10年
拥有全球千万招商投资信息大数据
线上招商推广,线下项目推介
为政府、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
让招商投资更简单 更精准 更高效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