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办展方针,要求深圳文博会成为中国文化产业与国际交流合作“走出去”和“引进来”的重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深圳乃至全国各地文化产业、产品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境外优秀文化展览和产品则试水进入深圳及国内市场,二者相得益彰。历届文博会上,海外参展商和采购商人数不断上扬。本届文博会共吸引了98个国家和地区的1.9万名采购商前来,为中国文化企业发展带来机遇。近年来,“文化+电商”的融合,对原有的国际贸易方式进行颠覆式的创新,也为深圳文化企业走出国门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
1.国际化规模不断提升
在深圳会展中心9号馆(工艺美术馆),第四届百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联展的展位前人头攒动。据悉,本次展览有来自全国21个省市区102位大师的172件作品参展。作品涵盖雕刻、刺绣、艺术陶瓷、金属工艺、珠宝、唐卡、工艺画等各大门类。
该展览承办单位、深圳市国大师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许昕表示,公司以文博会国际展览平台为依托,每年受邀参加全国各地文博类展会,并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筹备各类文化专业展览,希望能成为中国工艺美术文化沟通世界的窗口。该公司的业务除了展示、交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还包括此类产品的交易。在本届文博会的参展商和采购商签约会上,该公司和B2B Software Solutions上台签约,为中国艺术作品销往海外带来机遇,同时签约的还有另外4对国内展商和海外采购商代表。
今年春晚上以智能机器人亮相,一夜成名的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也来到了会展中心5号文化创客馆参展。“有不少海外采购商对我们感兴趣,昨天就有两家公司和我们洽谈。”展位负责人表示,优必选2015年已在美国和欧洲成立了海外销售分公司。
十二年来,文博会全力打造文化产品与项目交易平台,积极推动深圳乃至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记者观察了十二年来深圳文化产业出口趋势与文博会发展规模后发现,随着文博会的国际化规模日益提升,深圳市文化产业出口明显增长,近5年来,深圳市文化产品出口金额以每年25%左右的速度增长。
十多年前,中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才刚刚“走出去”,中外文化贸易进出口严重逆差,据估算,进口和出口的比例约为10∶1。而文博会的诞生在相当程度上助力扭转了这一局面。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叶建强在本届文博会与境外合作机构签约会系列活动上透露:“截至2015年,历届累计总成交额超过1.3万亿元,出口成交额累计超过1200亿元。”
2.搭建面对面交流交易平台
文博会对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同时也吸引众多国外资本加入我国的文化建设。叶建强表示,为了实现招商渠道的全球化,文博会正在不断挖掘有实力的海外合作伙伴,通过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文博会引进优秀的海外文化企业和采购商。
在本届文博会上,文博会公司通过与48家海外专业展览组织及机构合作,邀请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98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今年参会的海外采购商达1.9万人,比上届增加1000人。
本届文博会还邀请了包括法国欧尚集团、美国威尔逊出版公司等在内的500家海外采购机构,在现场设立“一对一”的采购洽谈区,为国内展商和海外采购商搭建一个面对面交流和交易的平台。
在洽谈区,记者见到了来自贵州的参展商赵先生,他带着白族蜡染的手工艺品前来洽谈海外销售,当天就与来自迪拜和尼泊尔的两家采购商达成了合作意向。来自迪拜的采购商表示,当地人对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青睐是他选择和该公司合作的主要原因,并希望中国的产品在工艺上能精益求精。
仅仅靠自己办展会引进资本还不够,深圳政府为了更好地推动当地文创类企业走出国门,还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到海外参加国际展会、进行商贸推介。
在政府帮助下,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实现了中国自主品牌文化主题公园向国外输出;腾讯的互联网文学平台——阅文集团与美国数字发行公司签署数字出版合作协议;洛可可设计公司在伦敦开设分公司;深圳珠宝企业ttf国际总部在法国巴黎正式落户,成为首个获邀入驻的中国珠宝品牌。
3.展示“一带一路”友好城市文化
文博会除了推动我国文化“走出去”,也努力将海外文化“引进来”。据悉,本届文博会主展馆海外展区面积占总面积20%,有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115个单位参展,比上届增加37%。
水润明亮的缅甸玉、古朴厚重的日本老铁壶、熠熠闪动的巴基斯坦铜雕……4号馆(“一带一路”馆)是整个会展中心最具异域风情的展馆,来自亚、欧、非的35个国家和地区带来了他们引以为傲的文化精品。
在埃及展位,记者看到了树皮画、彩绘玻璃石以及铜器等埃及传统工艺品。一位老工匠正小心翼翼地用钳子将玻璃石一粒一粒镶嵌在盘子上,米粒大小的石头竟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图案。埃及传统手工艺中心主任Fathy Abdel Wahab表示,如今埃及的传统手工艺人员在逐渐减少,很多传统手工艺都面临失传的威胁。他期待中国与埃及可以有更多的关于保护传统手工艺的合作。
深圳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张合运说,为进一步提升深圳文博会的市场化水平,本届文博会面向市场,有针对性地邀请了海外文化贸易型企业参展。
一位巴基斯坦参展商带来了800多件铜雕工艺品,他告诉记者,去年他第一次来参加文博会时只带来了100多件,全卖光了。这次短短几天就和客商谈成了50多万元的生意。
深圳市拥有一批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的海外友好城市。张合运表示,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和承办单位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第十二届文博会上重点展示“一带一路”国家友好城市的文化、经济发展成果,促进双方交流合作。
德国纽伦堡是一座与深圳有着深厚友谊的城市,曾多次派出当地文化展团来深圳参与文化交流活动。本届文博会,除了纽伦堡再次参展,德国巴伐利亚州投资促进局、德国纽伦堡商会和德国迪加展览公司共同组展,带来了德国的创意文化和“文化+科技”企业参展。
4.“文化+电商”创造更多机会
深圳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贸易的黄金口岸,也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桥头堡”。据了解,2015年深圳核心文化产品出口182.7亿美元,占全国的1/6强。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在文化贸易方面坚持改革创新,让不少文化企业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出口势头。
文博会既是一个交易平台,也是一个传达文化新业态的信息平台。记者在本届文博会巡馆中发现,电子商务是深圳文化企业将产品销往海外的重要方式。
318艺术商城是文博会艺术品拍卖的作品提供方。该商城与全国八大美术学院合作,打造学院原创艺术品的经销渠道,建立互联网交易平台。“今年公司在开拓海外市场,已经和新加坡、韩国的两家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作品有约15%销往境外。”318艺术商城总裁梁锦坚表示。
全国首个非遗与电商相结合的试点园区落户深圳,5月12日,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境电商(莲塘)产业园正式开园。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王馨告诉记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输出除了通过在海外建立主题公园,另外一种常见的方式则是通过视频等形式把非遗包装起来,通过网络销往海外。”
除了“文化+电商”,深圳文化产业的“文化+科技”同样引人注目。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在本次文博会上的展位以“熊出没”形象装点,现场设置了“熊出没”裸眼3D立体互动区,让现场观众仿佛置身于“熊出没”的动画世界里。
华强方特是国内唯一具有成套设计、制造、并出口海外的大型文化科技主题公园的企业,在国内已拥有十余个文化科技主题公园。在国际上,华强方特已成功将文化科技主题公园输出到伊朗、乌克兰等国家。
谈到深圳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经验,多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是技术、商业模式的多元创新推动企业“升级”。企业只有掌握先进技术和绝佳创意的筹码,才能在国际舞台的较量中脱颖而出。
轻松一扫 投资资讯随时有
400-600-3737
手机联系:13062625088
微信联系:13062625088
QQ 联系:746583727
地纬招商网-招商投资门户网站
专注招商投资服务10年
拥有全球千万招商投资信息大数据
线上招商推广,线下项目推介
为政府、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
让招商投资更简单 更精准 更高效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